管家婆一码一肖免费资料

农民日报社主办

首页 美文共赏 详情

低头也有天蓝蓝

  • 来源:农民日报
  • 编辑:陈银银
  • 作者:孔帆升
  • 2024-05-13 14:40:36

乍暖还寒,春意却扑面而来。

  “吱呀”带上门,在鸡鸣狗吠的伴奏下,踩着羊肠小道,跨过水沟里浅浅窄窄的清水,弯过几个弯,就见到自己亲爱的田地了。

  鸭子早已下水,柳丝绿意摇动,是时候走向田野、拥抱自然了。走向乡村小径就回到了童年,满满的幸福溢在心头。

  在田里掐下黄花草的嫩草尖,回家炒了,吃着又嫩又香,食欲大增。待田里的青草长得葱葱郁郁、软软和和的,小孩们就找到一处畅意之所,往田里纵身一跃,扑倒,仰卧,匍匐前进,想象着自己多么机智勇敢,累了就一动不动地看天空,一片云,一只鹰,或一双燕子,辽阔了少年心襟。

  农人赶着耕牛来到水田,连草带土块一起犁,草被土块压在下面,任其腐烂,接着是灌水耙田。犁耙过后的水田是一面一面不规则的镜子,依山排列,梯田一层一层呈有序的弧形连缀在一起,倒映着天光山色。

  屋边,垅下,库底,远远近近的,整出一小块一小块育秧的秧田,是庄稼人的希望所在,比照顾儿女还细心。把浸好的谷种挑到秧田田埂上,一把把地抛洒在一畦一畦细软的泥土里,这些长出一两片雪白芽嘴的精灵,便在禾床上开始了新的呼吸。寒冷不再是畏惧的,田鼠与鸟们也不在担心之列,崭新的薄膜让种子安心做梦,犹如婴儿熟睡在摇篮里,既温馨又宁静。

  栽田需帮手,是要请亲戚帮忙的。鸡还没叫,帮忙的人就披着晨风从几里外赶来,随同主人下田了。四野还充斥着雨雾,天还没放光,大伙就赛着劲儿脚忙手快,扯秧,洗秧,扎秧,码秧,把齐整整的秧苗装上柴夹,轻盈地挑到一两里外的大田。

  插秧,首先是抛秧。抛秧最能让人体会几何学的抛物线,随着抛者力气大小、角度取向、高低路径的不同,形成许许多多绝美的几何图。熟练的抛秧者,会把秧抛得匀匀称称,笔直挺立,如同军棋里开局前的布阵,与现今那精确制导的玩意差不多。这样便于栽秧者栽完一把秧,下一把秧就在手下,既节省时间,又避免人脚走动破坏田床,以免秧苗栽在凹下的脚印处东倒西歪。

  抛好秧,插秧者像接到战斗指令,左手拿着秧苗,右手一边下两三株秧苗,一边用拇、食、中指轻轻将秧苗插入泥中。这是一场没有谁鼓动,也没有规则和明示的竞赛,一入泥土,人就如参加比赛一般专注用心,生怕落到人后了。

  埋着头插秧,累了,就站在水田里直起腰歇息一口气。大家赤着脚,轻轻地,一步一步向后退,脚板亲吻过的土地,接纳着亲手插上的稻苗。一种最原始最质朴的吻合,于寂静中完成,从此便有了葱绿向金黄的一次次期待。

  手脚麻利的人边栽边退,很快栽到田边,抬眼望,满田已似画布上绣满了绿色的精灵。干插秧农活,有快有慢,有灵活与笨拙,高低优劣立马呈现。有人恶作剧,将笨手笨脚的人栽在笼里,让他立在田中进退无路,感受一番尴尬和轻微而善意的鄙薄。作为一个农人,干农活的技巧是一种必备的能力,它不仅是养家所需,也是心灵手巧的一种标配。叔父生了三个女儿,一个儿子,他们都读不进书,早早辍学,儿子木讷内向不喜与人交往。叔父对自己的一生是不甘的,但是叔父抛种、挑肥、耙田、抛秧、插秧的熟练与轻松,是远远超过他哥哥——做木匠的我爸的。干农活时,我觉得叔父找到了感觉,有几分陶醉。他不看天,不看山花,不看内人和儿女,不看世间一切富足,如一粒种子沉浸在泥土里。那是一个农人的高光时刻,播种、插秧,想着禾苗的长势,不逊拥有钱财和富足。

  栽田过程始终洋溢着一种劳动的乐趣。打打泥巴仗、嚼嚼嘴、来几个笑话段子,早把劳动的艰辛驱赶得远远的。等到整块田栽完,大家在水沟洗洗泥脚,走上田埂,就像结束一场战斗般如释重负。站在田埂上看自己栽过的田,心头总是能掠过一丝班师回朝的快意。

  以我这四体不勤者浅薄的经历,我能悟到的是,懒子对于耕耘总是发愁的,生怕劳了筋骨,勤劳者在汗水中体味劳动之乐,享受收获之喜。直到老之将至,重回山村,我才真正体会到劳动者的快乐,那些风雨中、泥泞中的细节,才成了我口中的美味,激活了我的味蕾和良知。渗进汗水香味、欢乐情绪的稻米,难怪被称为“稻花香”与“香米”。“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。”谁说不是最赏心悦目之景呢!金灿灿的稻菽,怕是从劳作者身上吸收了可贵的品质,一田低头的温柔,铺展成了丰收景象吧?

作者:孔帆升

相关新闻
左侧固定广告
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

服务邮箱:agricn@126.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84395205
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

农民日报社主办,中国农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,禁止使用

Copyright©2019-2022 by farmer.com.cn. All Rights Reserved